在“雙減”政策的背景下,為了進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質量,12月24日晚7點,合肥市教科院心理教研員李妮老師以《我與家長共育人——雙減背景下我們如何做家長》為主題,以釘釘在線直播的方式為翡翠學校一二年級的家長作專題講座。
李妮老師以簡短的視頻揭示了講座的主題:在面對學習時,孩子的狀態應該是什么樣子的;作為父母,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?“成人應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,否則孩子就會認為他應該為父母的情緒負責”。孩子在面對學習時的狀態不分好壞,父母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否則在長時間的條件反射下,會讓孩子產生學習壓力。
接著,李妮老師提出,家長要學會整體看待學生的發展。認知過程、生理過程和情緒化過程在個人成長中,和諧統一,相互影響,家長應該在一二年級時就應以整體的眼光關注孩子。另外,當孩子出現問題時需要明確目標,我們要及時解決問題而不是解決孩子。選擇尊重和相信孩子,全程溫和陪伴孩子,才是合理的態度。
親子關系是孩子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因素,這里提到孩子的“三感”,即自主感、能力感、被尊重感。家長需要放手讓孩子去做,才會讓孩子知道“我能行”。同時,家長要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,要將心比心,有同理心,與孩子共情,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,切忌把特點當問題。
最后,李妮老師就“雙減”背景提出家長應該做的六點加法:一個大原則,一個重要要求,一點變通,一點自知,一點心得,幾個方法。
此次家長講座引發了家長的共鳴和思考,家長們紛紛表示今后會努力做一個學習型的家長,多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,更好地與學校攜手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。(通訊員 劉蕊 審稿 陳思彤)